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跳转到正文内容

史哲:学家宝用心说话 擦亮中国何需巨资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09年03月05日13:55   南方新闻网

  作者: 南方周末评论员 史哲

  2月28日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网友进行了一次不预设前提的网络对话,连续回答提问两个多小时。路透社当天的消息称之为“一场与网民罕见的在线交流”,遍览国内外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,除了留意温家宝对政策的解读,并试图从中捕捉可能的政策新动向之外,对对话本身及温家宝的话语方式也有大量涉及,甚至不亚于内容本身。为什么仅此一点就能引起偌大关注呢?

  媒体与民众所在意的,或许是这场对话的示范意义:第一,对话发生在“两会”前夕,利用网络和普通民众直接互动,话题涉及本届政府在4万亿投资、医疗保障、教育、住房、股市、政府对金融危机的应对等等一系列考虑,温家宝的陈述或可视为责任政府直接向民众述职;第二,国家领导人与民众家长里短地聊国事、家事、天下事,“平等”、“近距离”改变了中国政治传统中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信息传递方式,执政者不再只扮演“训示者”的角色,同时也是听众,这折射出些许公民政治的生态。

  的确,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,领导人这样和民众说话,虽然有,但不多。不用发言稿,不打官腔,公开和你聊起前些日子患了脑栓塞差点双目失明的母亲,聊中学时代“下课后第一件事,就是抱着篮球占场地”,聊回锅肉、包饺子的做饭手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……在这样的语境中,即便那些夹杂其中的刻板的 “方针”、“政策”、“目标”,也会变得不再生涩;而更重要的是,它拉近了执政者与民众的距离,政治领导人不再需要依靠神秘来保持自己的权威,而“近距离”也让民众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可能,有助于一种亲民和谐政治关系的构建。

  但令人略感遗憾的是,这似乎只是属于温家宝个人的即兴之作,而不是官员群体的习惯或自觉。大多数时候,我们的大多数官员只喜欢通过电视或报纸同民众见面,在那里,他们总是不苟言笑、说话得体、形象光鲜的。所以,也难怪路透社会用“罕见”一词来形容温家宝与网友的对话。

  如果对“罕见”这个词做一下延展思考,同温家宝的热情、亲民、随和以及它所传递出来的官民平等、和谐相对,我们的官员究竟给外部世界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?鉴于官员往往更能代表国家和现行体制,那么这些因为宣传、报道而受影响的官员形象,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国家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?能对这个问题提供参照的,是那些西方早期电影所拍摄的共产党干部,他们的形象总是机械的、刻板的、面无表情的。于是,在那个时代西方人的心目中,中国的形象也时常是单调的、呆板的、一成不变的。相信,这至今还在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的评判。

  对于自己的个人风格,“我是带着心来的……”温家宝常常提到的这句话足以提供一个不错的解释。“带着心”的温家宝不仅能感动中国民众,也能感染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。但可惜的是,不是每一个官员都会“带着心”与民众交流沟通,因为现在的体制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这样做。

  话到此,想起前些日子海外媒体热炒的一个新闻,说中国政府将花费巨资重点扶持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中央电视台对外报道,以掌握舆论的主导权。有西方媒体使用了擦亮中国形象这个提法。姑且不论此消息的真假,不过如果将来对外报道中的中国官员依然是千篇一律、千人一面,那么再花多少巨资恐怕也依然不易擦亮中国形象。

  斯诺的《西行漫记》曾经讲述一个让人着迷的政治体制,农民可以当着斯诺这个外国记者以及陪同的边区政府干部的面,慢条斯理地抱怨负担太重,租息太高,丝毫不在意官员的脸面,也不担心是否遭到报复,而官员只能是一下子红了脸,争辩一句:现在的租息难道比国民党统治的时候更高?这样的官民关系,这样的开诚布公,曾让那个“红色中国”风靡世界。如果中国的官员都能像温家宝一样“用心说话”,中国的官民平等能够像斯诺曾经描述的那样,擦亮中国又何需巨资!

  来源:南方周末


Powered By Google

更多关于 温家宝  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09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